鎮江的金山寺公園門票多少錢,鎮江金山寺開放時間
鎮江,有317萬人,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金山……
△金山寺傳奇紀錄片
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,“萬川東注,一島中立”,與瓜洲、西津渡成犄角之勢,為南北來往要道,久以“卒然天立鎮中流,雄跨東南二百州”而聞名,被稱為“江心一朵芙蓉”。
直至清代道光年間,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,于是“騎驢上金山”曾盛行一時。金山形勝天然,風景幽絕,自古為我國優美游覽勝地之一。
1
金山上的金山寺,建于東晉,已有1600 多年歷史。
原名澤心寺,南朝、唐朝時稱金山寺。
宋真宗時,因皇帝夢游金山,
而賜名"龍游寺",后復名金山寺。
而每個古人的心中也都有屬于自己的金山。
高岑為“金陵八家”之一《金山寺圖》
高岑 為“金陵八家”之一《金山寺圖》局部
文徵明: 金山圖《金山寺追賦》
京口三山圖中的金山
詩詠金山寺,書藏文宗閣
明清時代出口標有金山寺的瓷器
自唐以來,人們皆稱金山寺,
是中國佛教誦經設齋、禮佛拜懺
和追薦亡靈的水陸法會的發源地。
宋徽宗好道,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,
徽欽二帝又復名龍游寺,
自元代以后仍名金山寺。
2
1792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出使中國,
回國途中經大運河南下,
1793年到達鎮江,
由英國宮廷畫師畫下了金山,
那時還沒有照相機。
(注意所有西方人畫的寶塔都是偶數層,實際中國寶塔層數按照佛教的要求,都是奇數,畫中的寶塔為6層,實際是7層)
一張金山剛上岸時高清晰照片
晚清至近代各個時期的金山寺
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~
晚清金山圖片資料
清末慈壽塔
1853年太平軍打到鎮江,
在激戰中將金山寺燒毀。
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明信片上的塔是光禿禿的。
這張照片就是寺裹山特色的最好注釋
直到1895年經大家的努力,
方丈的化緣募捐,才恢復原來的樣子。
3
30年代民國時期鎮江人和金山寶塔合影
1930-1940年代的金山寶塔
50年代解放軍與金山寶塔合照
60年代的鎮江人家里都有一張和金山寶塔合影的照片
70年代鎮江的金山已經印入很多地方的明信片
1982-002 江天禪寺
90年代開始彩照進入老百姓家里,
這對父女以鎮江金山為背景拍攝了35年合影,
讓人感動不已。
在收藏家的本子里,
有很多不同年代的金山公園門票
八十年代,金山公園門票價格為5角錢。
九十年代后期門票
1997年1月1日 江天禪寺舉行新年撞鐘活動,
97中國鎮江旅游年開始,
并向海外賓朋表示歡迎。
金山燒香幾乎成了鎮江人過年習慣,
仿佛已經融入鎮江人的生活。
金山就在那里,要多少錢,
都是中小學生春游首選。
鎮江人的生活根本離不開金山寺。
4
《甄嬛傳》里有句臺詞:
“本宮見過圓明園滿池的荷花……”
嬛嬛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臉傲嬌。
娘娘,真想邀請您來鎮江看看金山湖滿湖的荷花。
金山湖湖的花香藕是真正只屬于鎮江的味道。
金山湖是鎮江人心底里的驕傲。
△千葉廊橋荷花
金山寺有許多歷史典故與動人傳說,
《白蛇傳》水漫金山,梁紅玉擂鼓戰金山,
妙高臺蘇東坡賞月起舞等都膾炙人口,廣為流傳。
為重現《白蛇傳》精彩,
文旅集團斥巨資打造中國首個神話主題的水景秀,
該秀以金山寺為背景,
用現代化的手法完美呈現了《白蛇傳》水漫金山的故事。
每個鎮江人的過去、現在,
甚至未來,都和金山有關。
鎮江的金山,
在大旅游的開發規劃下,
會發展的越來越好!
鎮江,有317萬人,
鎮江,317萬座金山……
歡迎關注文旅鎮江
?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到朋友圈?
評論功能現已開啟,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贊美?
本文不用于商業宣傳,文章內資料圖片來自網絡收集
有來源的均已注明,未注明資料如屬個人請聯系文旅君
文旅君會第一時間留言置頂注明作者哦~
策劃 | 小李探花
部分內容資料 | 鎮江論壇、孔夫子網、0511論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