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
  • 視頻
  • 焦點
  • 娛樂
  • 文化
  • 財經
  • 首頁 > 教育 > 教育資訊 > 正文

    那些年追過的熱播劇:“神劇”消失引發(fā)集體懷舊

    86版《西游記》劇照

    電視劇《新白娘子傳奇》劇照

    暑期已過半,細心的觀眾會發(fā)現,今年暑期的電視熒屏與往年有所不同:CCTV沒播《西游記》,湖南衛(wèi)視沒播《還珠格格》,四川衛(wèi)視沒播《新白娘子傳奇》,山東衛(wèi)視沒播《武林外傳》。曾被稱為暑期“代言人”的上述“常播劇”“神劇”今年并未如約而至,電視熒屏上取而代之的是《仙劍奇?zhèn)b傳》《愛情公寓》《武媚娘傳奇》等。“今年暑期這些劇去哪兒了?”的疑問,觸發(fā)了大量觀眾的集體懷舊情緒,更折射出中國影視產業(yè)的變革。

    那些年追過的熱播劇

    以四大名著為底本的電視劇中,《西游記》老少咸宜。1986年央視版《西游記》以重播逾3000次的顯赫成績成為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。

    長篇電視劇《還珠格格》改編自瓊瑤的同名小說。1998年,《還珠格格》第一部在內地的平均收視率超過47%,到了1999年,《還珠格格》第二部播出后迅速打破第一部創(chuàng)造的收視紀錄,全國平均收視率突破54%。每年寒暑假,湖南衛(wèi)視基本都會重溫《還珠格格》,最多曾一年之內重播13次,而一年只有十二個月,幾乎月月見“還珠”。本是民間女子的小燕子陰差陽錯成為皇帝的女兒,在關系復雜的清朝宮廷中經歷了本該屬于“格格”的生活與愛情,觀眾在一種輕松的娛樂氛圍中,壓力得到釋放。

    《新白娘子傳奇》作為兩岸三地影視合作的結晶,書寫了中國凄美浪漫的愛情神話篇章。僅在2013年暑假期間,四川衛(wèi)視就重播了該劇三次。該劇起用演員葉童大膽反串出演男性角色,并一人飾演兩角——許仙和許仙的兒子許仕林。即便是現在看來,這也是極為少見的做法。

    “神劇”消失引發(fā)集體懷舊

    《武林外傳》以“一部劇告訴你什么是江湖”的旗號,成為國內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作。這家不起眼的同福客棧,卻在機緣巧合下集聚了一群性格各異活潑搞怪的年輕人,該劇在“后現代主義”的包裝下,于戲謔反諷中直面人生百態(tài),從而拉近了作品與觀眾的距離。

    暑期特供的“神劇”陪伴了不少人成長。二十年如一日,觀眾反復揣摩著憨厚老實的沙和尚的經典臺詞,津津樂道于白娘子和法海之間的恩怨,這樣的日子,卻在今年暑期意外終結。

    80后、90后觀眾坦言,沒有“神劇”陪伴的假期,有些莫名的傷感。對于80后而言,西游記中桀驁不馴追求自由卻因唐僧的出現而又受制于人、對待師傅有情有義,對待妖怪卻又鐵石心腸的孫悟空便陪伴了他們太多的童年。當年的攝制組走出不少名家,不僅有六小齡童,還有馬德華、遲重瑞等演員,也有閻肅、許鏡清等詞曲作家。伴隨著家喻戶曉的《千年等一回》,當時的主流受眾80后現已為人父為人母,“白娘子”成為這代人心中賢妻良母的代名詞;對于90后而言,《還珠格格》的貼紙、海報、文具盒等已落滿塵埃,連同記憶放在了抽屜里。《武林外傳》中武功高強但初入江湖的郭芙蓉、客棧風情萬種的老板娘佟湘玉,還有金盆洗手的神偷白展堂、滿腹經綸的呂秀才等人在同一屋檐下演繹了一幕幕經典的搞笑場面,在歡笑與眼淚中陪伴觀眾一起成長。

    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語淚先流。”80后、90后多半已不再有那么多假期,而是在酷熱難耐的夏天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。而暑期家中電視熒屏的受眾對象已然變?yōu)楦贻p的一代,以往這些經典劇目對于他們的吸引力已經逐漸減弱。“神劇”消失所引發(fā)的集體懷舊,更是80后、90后觀眾對青春一去不返的感慨。

    產業(yè)變革悄然發(fā)生

    “邊際效益遞減”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,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(yè),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,這同樣適用于影視文化。一些經典劇目長年占據暑期影視熒屏,觀眾在被輪番轟炸后早已產生視覺疲勞,觀眾對劇情早已爛熟于心,對經典臺詞更是倒背如流,“神劇”的式微乃大勢所趨。

   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、中國高教學會影視教育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王翠艷指出:“這種現象也屬正常,電視劇是大眾藝術,它沒有經典的趣味或是審美標準。時代變了、觀眾的審美期待變了,電視臺自然也會選擇投放與之相適應甚至是相迎合的電視劇類型。”數據顯示,2014年《還珠格格》的重播率已比2013年下滑25.23%,與巔峰時期湖南衛(wèi)視一年重播13次更是沒法比;而2014年《新白娘子傳奇》在四川衛(wèi)視的重播,收視率也不如以往。

   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副研究員許婧也有同感。“事實上,暑期特供劇的式微在2014年就已出現,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年份。作為網絡自制劇元年,出現了帶有明顯‘互聯網圈層文化’的網劇,自制數量超過之前總和,共55部1242集,這對成長于‘e時代’的年輕觀眾來說,簡直是投其所好。”許婧說,“當然,網劇還未對傳統(tǒng)電視劇內容市場的核心地位構成沖擊,比如網絡播放點擊量都超過百億的《古劍奇譚》和《武媚娘傳奇》。但是,電視劇、真人秀等電視節(jié)目形態(tài)的豐富供給和跨屏播出,以及各大視頻網站海外劇的多樣化投放,客觀上讓觀眾獲得更多的自主選擇權,毫無疑問地擠壓了特供劇的生存空間。”

    許婧進一步指出,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帶動作用也改變了觀眾傳統(tǒng)的審美習慣,邊觀劇邊吐槽是年輕受眾樂于分享的娛樂方式,正像《盜墓筆記》和《花千骨》引發(fā)的各種話題一樣。而對曾經的“神劇”,又有多少人參與互動形成社交性?所以,暑期常播劇的減少也可以視為一個時代的漸行漸遠。

    知名編劇俞露從創(chuàng)作的角度進行了深入闡釋。在她看來,就行業(yè)內創(chuàng)作而言,“一劇兩星”政策出臺后,創(chuàng)作的題材受到了空前關注,引發(fā)一批“講好故事”的品質劇產生。這批新劇本身不僅具有扎實的題材基礎,而且更涌動著創(chuàng)作的活力,同時包含著“新話語”“新態(tài)度”,這意味著創(chuàng)作行業(yè)的姿態(tài)在轉化,是一種漂亮的新老交替。另外,從觀演關系的角度來看,創(chuàng)作者的高齡化與受眾的低齡化是“昨天”,而創(chuàng)作者的青年化與受眾者的青年化甚至少年化是“今天”和“明天”。整個創(chuàng)作行業(yè)團隊的大換血,特別是網劇團隊,平均年齡都是80后、90后,觀演之間的階層、年齡都在高度融合化。此外,影視行業(yè)的產業(yè)化進程,必然會帶來一批題材內容更具市場空間的作品。暑期“神劇”的遠去告訴我們:沒有人會永遠為昨天買單,文化產品更是如此。(本報記者 韓業(yè)庭 通訊員 許瑩)

    備案號:贛ICP備2022005379號
    華網(http://m.acmerblog.com)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

    聯系電話:17051177829 QQ:51985809郵箱:51985809@qq.com

   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|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|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|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|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|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|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 |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|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|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|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|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|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|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|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|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|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|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|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|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久久|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|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|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三卡四卡|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|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|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|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|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|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|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|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|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|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9| 另类国产精品一区二区|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|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|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|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|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|